秦皇岛人的穿衣“年代秀”,就是一部流行史!
岁月飞逝不留痕迹,时光流转悄无声息,可却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脉络与文化的演革都印在了服饰上。
咱们秦皇岛人在“吃”上,从来都舍得,在“穿”上就更讲究了。回看各个时代的服饰流行演变,靠海的秦皇岛人从来都没怕过谁,一直就行走在潮流的前端和时髦的浪尖。
今天,就来带你一起去看看港城的“服装年代秀”吧。
明清时期
昔日服饰素描
明清时期的衣服特点是宽大、袖长、无领、无扣,袖、襟均镶有白色宽边。清代,富户、商人多穿长袍马褂,一般农民穿短袄长裤,外套坎肩、套裤。妇女服装均宽肥大袖,并带有绣花挽袖和衬巾,着长裤、扎宽腿带、缠足。
当年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都难以查找,想必100多年前,在秦皇岛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就是穿着这样的装扮,走亲访友,出出进进,度过人生。
20世纪初北戴河的杂技人服饰
1896年仕女骑驴图
上面这张“仕女骑驴图”创作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中国第一幅旅游招贴画,今天再看这画不禁感叹衣着流行的兜兜转转。
“紧身短裤,吊带背心”不就是现代时髦女郎酷爱的夏日休闲装嘛!真是要感慨100多年前的北戴河绝对是一个汇聚时尚,引领潮流的地方。
民国时期的新潮流
民国年间,学生、商人冬穿棉袍,夏穿大褂,城市部分男子则西装革履,女子穿着旗袍。一般农民穿土布服装,夏穿布衫单裤,冬穿棉裤棉袄,春秋穿夹裤夹袄。衣为对襟,钉蒜疙瘩扣,女上衣多为大襟。
解放前身着长袖马褂的男子
有资料记载,1911年至1948年,沿袭下来的清代服饰受到欧美时尚的影响,样式和品种逐渐发生了变化,中上层社会的男士除了穿长、马褂、布鞋,戴瓜皮帽外,也穿中山装、西服、穿皮鞋、戴礼帽。在秦皇岛普通市民家珍藏的老照片中,可见那时着装的痕迹。包括今天仍被人们追捧的旗袍,也是在这个时期不断改良,成为一种时尚。
上世纪30年代旗袍
上世纪40年代裙装
“提到北戴河,我们一定要联想到两件事,其一是洋化,其二是时髦。”(陈衡哲《再游北戴河》1932年9月)
1930年在北戴河避暑的张学良夫人与李夫人和伦夫人在一起
20世纪30年代北戴河的日本游客
上世纪初至三四年代,穷人和富人差距比较明显,秦皇岛虽然地方不大,贫富一样悬殊。“冬天街上有穿裘皮大衣的阔太太,也有在寒风中露着胳膊腿儿的乞丐。有钱人的衣服翻着新花样的变,劳动人民还是穿家织的粗布衣服”。
上世纪50-60年代中期
建国初期,由于纺织业的不发达,棉布以票证供应,加之人们生活拮据,农民服装无大变化。城市干部、学生穿棉布中山装、干部装,色调只蓝、黑、灰色。这时所谓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开始遭到批判,无论是西式服装还是旗袍和长袍马褂,一度被视为旧时代的糟粕,受到工农群众的摒弃。
上面的图片,反映的是1960年,昌黎县文工团21名同志与电影《太阳刚刚出山》导演王乙、张风祥,主演任颐、梁音、张辉等在昌黎县文化馆合影。
艰苦朴素是那个时代最明显的标志。“新式”服饰,即工人、农民、学生似的装扮成为社会主流。
上世纪60-70年代中期
在那个众所周知的特殊历史时期,青年人以穿军制服为荣,国防绿色棉布大为受宠。中老年服装仍像下图中以体现的那样,以灰、蓝为主。
1968年1月19日,秦皇岛市著名的农业劳动模范武连贵(左三)与同事们一道吃忆苦饭
在秦皇岛普通市民家珍藏的老照片中,这一时期的男女,大多穿着仿制的军服(统称军便服),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有的手中还举着一本毛主席语录。军服、军帽、军挎包、红袖章,就是那时最神气的打扮。
1968年5月23日群众到秦皇岛市政府门前集会,举行庆祝活动
解放后的装束
62岁的刘东方上世纪70年代曾经在秦皇岛市耐火厂五七连的缝纫组做衣服,刘老讲,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种类似军棉服的“风雪衣”流行起来。活面儿、可拆洗、长至膝盖的“风雪衣”,是当时比较讲究的衣服,只有结婚的新人才舍得花上10块钱左右的加工费做一件这样的衣服。衣服的里子要么絮棉花,要么放毡子,冬天里很是挡风,再加上深咖啡色的麻绒领子,“实用又好看”。这样的“风雪衣”流行了好几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防寒服、羽绒服等才逐渐被取代。
上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纺织工业发展较快,布料种类增多,质地提高。无论城市或农村,居民以穿化纤和混纺衣料为多。
随着改革开放,全国各地商品迅速流入境内,服装款式日趋多样,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喇叭裤、蝙蝠衫、泡泡袖,一步裙;爆炸头、蛤蟆镜、雪地靴;T恤衫,夹克衫配牛仔裤......这些新式的装扮引领了这个年代的潮流。
当年秦皇岛最大百货商场——朝阳街百货商城(1980年)
1987年10月30日,秦皇岛市首届工业品招标订货会隆重开幕
这一时期,秦皇岛的服装制造和加工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秦皇岛市志》中记载市针织总厂、市针织三厂都有新型面料和服装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脖套
1980年9月,秦皇岛市针织总厂开始试制PBT纤维游泳衣,1989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989年开始试制金属闪光印花针织衫,并通过省级鉴定,1990年开始承担T恤衫试制。那时在秦皇岛的市面上,也有牛仔布出售。
上世纪90年代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休闲的理念开始走入港城,而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人们穿衣越来越时尚,同时也更趋向于个性化。
《秦皇岛市志》记载流传于上世纪90年代的《穿衣谣》生动地记录了当下人们的“穿衣风向”:“不管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多大肚,都穿体形裤;不管孙和爷,都穿旅游鞋。”
港城繁华的街道上,时髦的元素到处可见,商场里不断入驻的各种国际顶级奢侈品牌,前卫时尚的T台服装也走入了百姓的生活,摇滚风、复古风,七分裤、九分裤、低领、高领等等,五色缤纷的时尚颜色装饰着人们的生活。
上面的图片都来自网络文章《90年代的服饰到底有多土?》现在看到这些照片,内心一阵心酸!
21世纪初期
进入21世纪,人们的穿衣除了追求个性也讲究多变,在与国际接轨、融合的同时,中国时尚元素也在影响着国际潮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也同样体现在服饰潮流的演变里,比如旗袍热在国际舞台的受宠,众多品牌服饰加入了大量的中国风元素,特别是如今很流行的混搭风格,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秦皇岛人追求时尚的脚步也从未停歇,尤其是年轻人,通过网络时刻接收各种时尚资讯,掌握潮流脉搏,在保持前卫的同时也穿出自己的个性风格,体现了非同一般的港城时尚。
(秦皇岛文化和旅游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