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创业的产品不是好产品,公司内创业经验总结

147小编 178 2025-01-15

产品经理都希望自己以后能走向创业之路,也有不少人选择内部创业。内部创业虽然有很多优势,但不代表一定会成功。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内部创业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产品能力提升的跌宕起伏: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在政务和B端做了一段时间的产品,有种自己变成PRD仔的趋势。记得校招入职做产品的第一年有很多需要提升的东西如技术、客户的沟通、需求的理解、产品功能了解,内外部团队协作等等,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清楚的虽然过的艰难但是觉得还算有意义。

到了工作的第二年发现自己还是在做第一年做的事情,公司规划了一些新的功能也没有商业上的转变,因此决定向外寻求发展。

入职了一家新的公司负责了产品的规划和项目经理的角色。才发现自己在产品规划、商业化、市场化如何做如何评估上面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这也是接下来我要讲的故事,只是现实发展到目前为止没有像电视剧一样绝地反击的场景出现,有的只是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失败和一点点的成功。

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复盘,明确后续如何做和还需要提升什么,也是期望自己的经历可以给想做产品经理和正在做产品经理的各位提个醒,产品规划、商业化确实是一个核心竞争力,因为按照我的经历来说规划产品功能且可以实现商业化的产品经理,不超过3个。

接下来就来回顾下我做规划的方式和思考,以及目前还存在的各种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也希望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大佬,可以和我一起探讨下如何做产品规划以及后续如何实现产品的商业化。

二、用户痛点探寻:在黑暗中摸索的迷茫之旅

项目背景:公司原本是做某个方向的业务,但是该方向无法获取长远的收益,因此想要去探索其他的方向,期望可以获取多端的机会,目前定了2个想要探索的方向,需要规划下产品功能看后续如何切入。

项目目标:此时目标非常模糊,只是想开源。

1. 探寻之路与执行困境

为了挖掘目标行业用户的核心痛点,我们可谓是绞尽脑汁,尝试了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借鉴老板的自身经验、开展面对面访谈等,竞品调研、市场调研等前后历时约 1 个月。

这一过程就像是在黑暗的洞穴中摸索,我们只能凭借微弱的光线,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一步艰难前行。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如同迷雾一般,让人难以捉摸。经过各种调研我感觉我们没有找到非常痛的点,但是在面对面调研中有客户愿意给我们的规划的功能付费,且竞品目前不支持该功能。以及在调研中有客户表示xxx功能就是他们需要的,也是他们目前的难点。

基于以上的结果,我们按照产品0-1的sop进行了一些后续常见的操作:确认需求优先级、输出功能xmind、出产品原型、进行开发。

历经半年多的结果是其中一个探索的行业目前有一定的收益但是收益不符合我们的期望;另外一个行业目前公司确认暂停不再做单独的投入。总的来说就是投入很多实际效益不如预期。

2. 痛点与问题的甄别困惑

在采用线下访谈的方式进行业务调研时,我们精心整理了目标 B 端用户在工作场景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点,深入剖析了他们的工作流程。

但遗憾的是,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感觉自己仅仅发现了一些表面的问题,而真正能够触动用户内心、让他们愿意为之付费的痛点却如同隐藏在深海中的宝藏,难以寻觅。

这就好比我们在沙滩上努力挖掘,却始终找不到那颗珍贵的珍珠。

例如,在对多家单位进行调研后,仅仅只有一家单位对我们提出的某个功能表现出了付费的意愿,且竞品也没有做类似的功能,但是在其他行业有该功能。这让我对原本的功能规划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但是又苦于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功能所以最后还是只能将这个功能做了下去,且花了很多的成本。

3. 后续探索与思考方向

在 B 端这样具有一定要求的工作环境中,究竟应该如何才能精准地发现那些隐藏在深处的痛点呢?很多创业书籍中所提及的通过自身经历来发现痛点的方法,在这种场景下似乎变得难以实施,毕竟我我们法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空调、手机、耳机等产品那样,轻易地体会到 B 端用户的工作痛点。

公司要切换业务方向或者你自己想切换业务方向,但是过往没有经验如何切换,像我看了书籍、目标用户的小红书、工作场景等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

三、产品功能开发:坎坷前行中的经验与教训

1. 功能推进的艰难险阻

按照最初的调研结果,我们还算是确定地进入了产品功能设计和开发阶段,目标是在xxx时间完成一系列优先级较高的功能开发。回顾整个开发的流程也出了各种问题:

1)推进慢

人的因素:

工作流程不仔细:在关键节点上,由于我们对质量监督的忽视,导致出现返工想象。例如,由于时间赶,存在验收不到位现象,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将这些问题推迟到后续的排期进行处理,从而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冲突解决和抗压能力:由于其他部分项目做完功能基本就可以得到收益,而本项目从0-1一切的都是未知,一切皆有可能,因此每个决定会收到多方的质疑,进行了反复的讨论。还有就是一直做一个没有正反馈的产品,个人会受到很多冲击,一开始我自己确实变自卑了,所以也会影响推动团队的协作:由于是0-1,很多的不确定性,且各种调研结果以及各端用户的试用反馈,大家都不太有信心。

环境因素:

公司内部环境:历史的产品功能、留存的资源存在诸多问题,为了实现a功能需要解决原本积累的各种问题,且有些功能,历史的资源反而成了累赘,如为了实现a功能需要保留b功能,导致多花费了大量的成本去保留b功能,而且目前实际不仅是a影响b,是a影响b、c、e。功能本身:开发之间做了成本评估,但是评估的时候没有计算准确,导致后续投入量远超预期。

2)功能商业化难

人的因素

没有思考明白MVP是什么:功能做之前调研阶段,没有确认需要通过mvp进行验证的最小点是什么,举个比较大的例子,马斯克做火箭,市场要的不是将a运输到b,这种东西太多了,市场要的是低成本的将a运输到b,低成本才是你要验证的mvp。所以虽然客户说某个大的功能对他有用,而真正有用的还需要深挖那个非常小的一点,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和客户的沟通太少:产品功能1.0时没有找客户反复确认,以及在和其他客户做产品宣传的时候,客户沟通的时候表示有兴趣,后续他们内部讨论之后表示不感兴趣,没有持续的跟进。总之,我们没有在各个关键节点进行重复验证,这就像是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盲目前行,很容易导致我们偏离正确的方向,使得后续的规划方向出现偏差。在做定制需求的时候客户提了需求,会反复的思考根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必要解决,有没有收益,但是到了0-1规划上,因为不确定都没有考虑上面的内容,有点自乱阵脚。

环境因素

市场:由于是垂类行业,且我们定位的用户是垂类行业的细分用户,因此市场规模相对比较小, 但市场增速和政策是有好的趋势的,因为AI政府在推,整个行业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也会做一些我们期望的发展。竞争:竞争格局在一年中有了很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规划的优先级最高的产品80%的功能竞品也在做且比我们好,甚至在今年下半年通用厂商的效果也比我们好。技术环境:总的AI大环境是好的,且各大AI厂商提供的工具可以满足部分的要求,但是到一些内部的技术实现上发现各种功能需要的算法探索时间超出预计,有的几个月都没有完成我们期待要求,也有部分是因为公司的环境因素,因为公司还有其他的产品需要做,资源没有完全投入这个产品。

2. 经验总结与后续策略

1)人的因素:

(1)自我管理学会失败:陷入压力,按照近几个月我对我自己的观察,我需要找他人聊聊,多参与社会活动,以及明白了“上班需要的是结果,不用担心麻烦他人(ps:我一直是一个可以自己做就不麻烦他人的人,导致自我犹豫浪费时间)”

(2)团队情绪调动:这个目前还没有解决,还需要不断学习。

(3)能力提升,在产品规划上总结了一些经验:

在选择核心功能之前需要考虑公司的资源成本,也需要先调研下实际实现的成本,比如大体做个方案评估下成本再确认做,单靠某个人想象中的评估有时候不准。多和客户用户沟通,反复沟通。“当初创企业加入“创始人空间”时,我问他们的一个问题是:“谁是你们的客户?”另一个问题是:“你在客户的身上花了多长时间。很多初创企业根本没花多少时间在它们的客户身上。这听起来有些疯狂,但大多数早期的初创企业确实如此。如果说有一件事阻止了绝大多数初创企业的业务腾飞,那么这件事只能是从一开始它们就缺少了客户的参与和与客户的沟通。”在调研用户的时候挖到您能挖到的最小mvp。在做规划之前和你的团队不断的对你的规划提出挑战:“夫曼船长的方法那么你又该如何着手测试你的商业设想呢?当我和初创企业的团队一起工作时,我常常会要求他们列一张清单,写下所有他们认为对企业有益的设想,包括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如何分销产品,一直到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以及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销售渠道等等。接着我会要求他们仔细地审视这样一张清单,并系统化地对其中的每一项提出挑战。”作为产品需要决断力在推动不确定的功能时,一但决定要做,就不能再在决定要做和完成功能之间犹豫。因为这样才能加速测试和验证,因为0-1本身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一开始的产品规划侧重点“开始的时候不要在你的商业模式上花太多的精力。最重要的任务是首先做出人们想要的东西。团队协作:参见下面《让大象飞》中的内容,一开始我们因为没有确定团队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

“多人团队的好处是这样的团队可以完成更多的事情。构想出一个新的创意只是第一步,真正困难的是如何来证明这一创意确实能达成所预计的结果,而团队成员可以一起来工作以加快测试和验证过程。此外,团队还具有一些社交方面的属性。一个孤独的创业者很容易在某个点上被卡住,他会变得沮丧气馁,并在他所遇到的第一个虐心的障碍时就轻易地放弃了,而有着多个创始人的初创企业会感到他们有义务坚持下去。我在“创始人空间”就常常看到这样的事例。哪怕看起来他们已经无法跨越眼前的障碍,但整个团队还是会继续战斗下去,因为没有人想让他们的同伴失望。”—-《让大象飞》

在《让大象飞》中,作者认为理想的5人以内初创团队应包含以下人员 :

CEO:需要全面彻底地理解业务、客户以及市场,是团队中的领导者与沟通者,负责将团队的愿景和产品推销给世界,要能够引领团队前进,制定战略方向,协调各方资源,对团队负总责。

CTO:即技术专家,需对最新的技术了如指掌,能够运用新技术来转变现有业务模式,负责把创新计划在技术层面落实,确保产品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为产品的开发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创意设计负责人:设计思路在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该人员负责优化产品及计划的用户体验设计,通过独特的创意和设计理念,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用户的审美和使用需求,使产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行业专家:对团队正在尝试解决的特定问题具备深层次的理解,通常是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或在该领域有多年实际经验的人。其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团队更好地把握行业动态、趋势和痛点,为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夫曼船长的方法那么你又该如何着手测试你的商业设想呢?当我和初创企业的团队一起工作时,我常常会要求他们列一张清单,写下所有他们认为对企业有益的设想,包括如何进行市场推广如何分销产品,一直到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公司作为合作伙伴以及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销售渠道等等。接着我会要求他们仔细地审视这样一张清单,并系统化地对其中的每一项提出挑战。—-《让大象飞》

2)环境因素

竞争很大的以及赛道很小的慎重考虑。

四、公司内部创业之路的反思与展望:从失败中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1. 经验教训总结

回顾整个历程,我们在多个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业务目标方面,我们深刻认识到明确性和不同阶段对稳定性的要求。与之前在 B 端大企业定制和 G 端业务中相对明确的需求不同,此次项目从 0 到 1 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业务目标经常发生变化,这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例如,在项目初期,我们确定了以某个功能为核心进行开发,但在运营过程中,却逐渐偏离了最初的目标,导致资源浪费和用户体验下降。

在核心价值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的真正价值所代表的最小价值。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功能开发,而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关注他们的痛点和需求,提供具有独特价值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之前开发的一些功能虽然看似丰富,但却未能真正解决客户的核心问题,导致用户不买账。这提醒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要不断地问自己:“我们的产品为客户带来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核心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竞争力方面,我们意识到创新不仅仅是功能的堆砌,而是要找到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功能越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创新力度越大,反而可能使产品变得复杂和难以使用。真正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往往具有简洁明了的核心功能,能够为客户提供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价值。例如,Instagram 就是通过剥离其他繁杂功能,专注于社交分享和照片过滤这两个核心功能,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我们在打造产品竞争力时,要注重挖掘核心功能的深度,而不是追求功能的广度。

2. 未来展望与决心

尽管这次公司内部创业经历了部分失败,但我对未来依然充满了期待和决心。我将这次经历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它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产品管理方面的不足,也让我明白了创业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在未来的旅程中,我期待能够从 0 到 1 成功打造出一款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深知自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我计划阅读更多的书籍,不仅包括商业类书籍,还涵盖科学期刊、古典文学、玄幻小说、诗歌、历史以及哲学等各个领域。

因为我相信,不同类型的书籍能够为我带来不同的思维视角和灵感启发,帮助我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复杂情况。

例如,阅读科学期刊可以让我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为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持;阅读古典文学和诗歌可以培养我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使我在产品设计中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情感共鸣;阅读历史和哲学书籍可以让我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思维模式,为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结识更多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人士,与他们交流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在创业的道路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与优秀的人共事,我相信能够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共同打造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

就像在小红书上看到的一个小朋友的面试经历一样,虽然过程充满了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迎来了高光时刻。我也将以他为榜样,在创业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一而再,再而三,直到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坚信,只要保持对 AI 和未来的热情与期待,勇于尝试和创新,不断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就一定能够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领域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内容

书籍:《让大象飞》

写作助手:豆包

本文由 @4T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 《如何创业》笔记4:如何获得创业灵感
下一篇: 阳刚黑皮小哥哥,滑板上的时尚风采
最新文章